绍兴 如画 是一副典型的水墨山水图 且一定是挥毫泼墨那种洒脱的 江南 山水 勾破得法,彰显大气 细细看来,却又精致到位,笔墨到点,意境深远 绍兴 如诗 是一首温柔的抒怀情诗 且一定是柔柔细语那种缠绵的 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细细品来,却又伤感萧瑟,为人唏嘘
沈园
沈园被世人所熟识,大抵是因为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墙上题着两阙《钗头凤》,第一阙是陆游所作,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第二年所和。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沈园就在鲁迅故里的对面,步行大约5分钟,这里不像鲁迅故里般人多,这个更为安静,入口处也有乌篷船可以坐,很惬意的感觉。
初秋,荷花是没有了,荷叶依然很茂盛,衬得整个园内都生机盎然了起来。
零星的几个人坐在亭子里看风景,初秋的感觉很舒适,微风吹过,很是惬意。
行走于青瓦朱檐,曲廊流水,黛石粉墙,园里绵软的 江南 气息直让人想在东风 里永 远地沉醉下去。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 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为之所和的《钗头凤》:世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在茶馆,听一出戏,点一份当地特色的小吃,喝一碗茶,生活可以很自在。
桂花酒,一眼就被这个瓶子给吸引了,好清新的色调。桂花酒、蚕豆、女儿红,古时候的人们,都是点上一壶小酒,一碟小菜听听戏,生活也是如此惬意。
沈园里有一样很棒的体验,就是可以画画,那边提供画板和水彩,画板上也有底线稿,发挥想象,网上填颜色就可以,看似简单,但也不是特别简单。
来沈园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拍照,人少,景美,真的很适合拍汉服,不会引来人围观,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眼眉低垂,岁月静好,太喜欢这个地方了,穿一身喜欢的衣服,每一处都很适合拍照。仿佛真的穿越回了古代。
沈园的小景致真的很多,青瓦朱檐,曲廊流水,黛石粉墙,园里绵软的 江南 气息直让人想在这里 里永 远地沉醉下去。
沈园景色怡人,楼台亭阁,假山池塘,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怪不得陆游和唐婉会在这里生出情愫,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感受着那动人的爱情,也会让人懂得珍惜,珍惜现有的幸福,珍惜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在如今尘嚣的日子里少些欲望,多些付出,也会让人知道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不可能再拥有,可能会终生遗憾!
沈园tips
🎫门票:40元/人 开放时间:8:30-17:00 人少景美,非常适合拍古风,这次和朋友一起去就是为了拍美照,在沈园停留的时间长了一些,大致游览时间一小时足够。
鲁迅故里
少年时代的我喜欢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风波》等等,最喜爱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时还闭着眼睛想象出百草园的样子,该是多么有趣。
庆幸的是周末来都没有遇到特别多的人,可以很安静的逛一逛。初秋的天气也特别好,微风吹过,一切都是很舒适。
江南 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在这里坐一坐摇橹船,听桨划过水的声音,很悦耳,也很舒适;静静的坐在船上看两岸的风景,看这一场人间烟火,很日常,也很生活。
鲁迅故里以一条主街贯穿东西,其中有很多分支可以去往不同的地方。主街上大部分都是店铺,卖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和特产,还有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等等也都在主干道上。
街边的商店,有位老先生,写的一手好字,扇子上的三味书屋几个字也是完美。
小巷子里售卖臭豆腐,价格实惠,味道也非常好,比主街上的商店里卖的要好吃一些,不妨多走走看看,总有一些小惊喜。
很幽静的小巷,走走看看,真的很舒服惬意。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小说也是现实的写照,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随处可见的小吃,铁板豆腐,黄酒棒冰,萝卜丝饼、茴香豆,看着直让人流口水。
走走拍拍,没有大批游客的地方,总是能让人很惊喜,喜欢这种氛围,捧着小吃,边吃边玩,这才是游玩的最佳打开方式了。
绍兴 的酒,很是有名, 绍兴 花雕、 绍兴 黄酒、 绍兴 女儿红、 绍兴 会稽山、古越龙山,即便不喝酒的我,也听说过这一溜的名字。
一步一景,高大的亭台楼阁,精致的私家院落,都是这里让人浏览往返的理由。 绍兴 ,是一座先贤诞生众多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让我对一块土地,拥有一种独特的情怀,从内心深处,对这一块土地上走出的先贤,多了几分敬重的情愫。
鲁迅故里tips
🎫门票:不需要门票,刷身份证便可以进去,景点包括:三味书屋、百草园 因为是免费景点,这里的人明显要比沈园多很多,但是小巷子里更好玩,也更好拍,更值得逛一逛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依山而筑。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1906年回乡后,这里又成了她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在看到的是经过几次修整之后的样子, 故居共五进,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为三间平房加一楼一底房屋,是秋瑾居住、生活的房间,其余三进为秋瑾母、兄等人的住处。秋瑾所居住的二进房屋有客堂、会客室、餐厅、卧室,秋瑾曾在这里接待同志,秘密商议起义事宜。卧室的后墙为夹墙,在夹墙的密室内,是秋瑾收藏武器和文件的地方。故居曾经多次修缮,在第三、四进设立有秋瑾史迹陈列室。
这里游客稀少,每一个角落都透着宁静,天气很好,光影洒下来的时候,很美。
故居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故居”匾额,笔力遒劲,情意内蕴。进入故居,就是一个石板铺成的小天井。越过天井是三间坐北朝南的平房和一间小楼,当中的堂屋里挂有“和畅堂”的堂匾,笔调清峻,字迹挺拔,显示了主人不凡的性格。西首一间陈设着圆桌、方椅等简朴的家具。少年时代的秋瑾,就是在这里诵读诗文,特别是杜甫林、辛弃疾等人爱国忧民的诗词,常使她托腮沉思,心潮难平。一九六○年归国后,这里又是她与徐锡麟、陶成章等战友共商革命大计的地方。
东首一间是餐室,墙上挂有秋瑾挚友吴芝瑛赠送给她的一副对联:“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与餐室毗连的耳房为秋瑾的卧室,里面的古式雕花木床和书桌都是烈士用过的原物。书桌上还放着秋瑾当年使用的文房四宝和她牺牲前几天的遗墨,以及刻有“鉴湖雌侠”、“秋闺瑾印”的象牙印章。秋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女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许多声讨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战斗檄文和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诗篇,就是在这张书桌上写成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的秋瑾男装照片,英姿焕发,神采动人。
穿过堂屋,走过植有花木的明堂,前面是三间平房,现已辟为秋瑾烈士文物陈列室。第一室介绍秋瑾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青少年时期的情况,第二室陈列秋瑾留日时的诗词、文稿、信札、照片和生前用过的物品,第三室反映秋瑾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的业绩。   第四进也是三间平房,陈列着秋瑾殉难后人们对她的纪念,其中有周总理和孙 中山 、宋庆龄、吴玉章、郭沫若、周建人的题词,这些墨迹都给秋瑾以高度的评价。“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秋瑾诗)。志士壮烈成仁的事迹,永为后敬仰。
值得一提的是,秋瑾故居的后花园非常值得一逛,人烟稀少,虽然地方不大,却是很幽静的所在。
秋瑾故居的出口处,还有小时候才能看到的连环画,实在怀旧和复古了。
秋瑾故居tips
🎫门票:10元/人 开放时间:8:30-17:00 是秋瑾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秋瑾就是在这里接待同志,秘密商议起义事宜。这里有不少的秋瑾手迹,秋瑾临刑前的绝命诗,也收藏在这里,值得一看。秋瑾故居虽是小户人家,却也仍有别致之处,雕花的窗棂衬着白墙黑瓦,屋后的一片小小的园林别有韵致。
食在咸亨
在“无处不酒家”的 绍兴 ,这里也算得上最富有代表性的:黑瓦白墙,店外临街的墙-写着斗大的“咸亨酒店”四个字,想要错过都难。它因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而出名,但今天的咸亨酒店和鲁迅时代已经大有不同。它变得更大,更现代化,但是据说食物的味道还是传承了下来。
绍兴 最有名的便是臭豆腐了,外酥里嫩,蘸一点辣椒酱,入口便是呛鼻的味道,在口中却又是另一番滋味,臭而美味。
河虾盐水煮,鱼和虾一起水煮,没有腥味,虾保留了原始的味道,鱼肉也很嫩。
三鲜汤,鱼丸、虾、鱼皮,整碗汤很鲜很美味。
烧黄鱼,有着独特的做法,像极了妈妈做的鱼,带有酒味,却是一点也不腥。
鸭血鸭肉,这里的菜很有特色,就是用大碗装,桌子不是很大,却能够容得下8个人坐,桌上满满的菜,也不用太拥挤。
黄花菜焖肉,底下铺的是黄花菜,肉片很大,看上去肥肥的,入口即化,炖的很烂。
特色鸭肉,看到了只让人流口水,鸭肉很嫩。